小曲弦音绕画梁,这个培训班开课啦!
7月29日,由武汉说唱团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与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2025湖北小曲传承人培训班在江汉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开班。
来自全省的31位传承骨干齐聚一堂,开启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为湖北小曲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湖北小曲由 “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主要流行于湖北的汉口、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地区,以曲牌连缀形式演唱民间故事及有故事情节的折子戏为主,具有鲜明、强烈的地方色彩,唱腔曲牌丰富多样,曲腔婉转动听,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次培训班精心设计了“理论筑基—技艺精进—创新实践”三阶课程体系,既有习近平文艺工作论述解读、湖北小曲历史渊源等理论课程,也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授的唱腔技巧、碟子技法,锤炼扎实的表演功底;更有《千古知音》《花木兰》等经典曲目的舞台实训,以及新媒体传播实践等前沿课程,助力学员打通 “传统与现代” 的连接通道,全面提升传承能力。
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陆鸣,湖北小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姚俐玲,81岁的碟子小曲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彭从新等多位曲艺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及高校教授在培训中担任授课老师。
此次培训也首次探索“院团+高校+社区”的联动新模式。7月30日下午,培训班走进武汉经开区绿岛社区,现场教授《黄鹤楼》《过早》等作品,把课堂搬到群众身边,让传承人更好地感知艺术的源头活水,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参与培训的学员分别来自武汉市群艺馆、武汉市艺校、武汉楚剧院、武汉邮政艺术团、黄陂区文化馆、新洲区湖北大鼓曲艺团、黄陂七中、武汉市育才家园小学等文化演艺单位和学校,以及黄石、仙桃、松滋等地演艺机构。
正如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陆鸣在开班仪式上即兴表演的一段湖北小曲中所唱,“小曲弦音绕画梁,新雏老凤共传扬,非遗薪火从今续,一曲春风醉两江……”此次湖北小曲传承人培训班的举办,对于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