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度武汉市剧本孵化计划剧本征集启事
为赋能支点建设,提升艺术原创力,创作推出一批面向市场、服务人民、回归艺术的文艺精品力作,加快打造“演艺名城”,武汉市2026年将继续实施剧本孵化计划,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优秀剧本,现发布剧本征集启事。
一、征集内容
(一)主要方向
1.重大主题创作。围绕高质量发展、支点建设、江河战略等重大战略任务,紧扣建党10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建军百年、建国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落脚于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弘扬时代主旋律。
2.地域文化题材创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长江文明、荆楚文化、汉派文化,展示知音江城、黄鹤故里、大江大湖风韵,塑造城市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追求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风尚的和谐统一。
3.改编类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市场需求,从文学经典出发,到古典IP、传奇演义、志怪小说、现当代名作中汲取养分,创造新时代新经典;坚持守正创新,对传统戏进行现代性开掘,并给予戏曲表演精粹充分表现空间,以历史书写回应当代诉求、引发观众共鸣;向外国各流派经典借力,鼓励结合当代语境调动比较思维,对外国戏剧、小说作品进行在地性转化、跨文化改编。
4.文旅融合创作。结合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打造,适应文旅消费新场景需求,针对体验式、实验性、复合型演艺新空间,兼顾商业属性与艺术品质,创作推出适宜在地标性街区、景区、商圈演出的小剧场作品或中小型文艺作品。
(二)作品类别
资助类别涵盖戏曲(京剧、汉剧、楚剧)、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木偶剧、小品、相声等艺术品种。既包括大戏,也包括中小型剧(节)目。
(三)有关要求
须为从未立上舞台的完整新创作剧本,应征作者须拥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不含根据其他剧种移植的剧本。如由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作品改编而来,须注明原作品名及作者,如原作仍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须附上原作者或原作版权拥有人授权文件。
二、评选及资助方式
主办方将组织全国专家对剧本进行两轮评审,按终评排名先后确定入选名单,拟资助3-5部大戏和5-10部中小型剧(节)目。若无符合要求作品,名额可空缺。
其中大戏每部资助20万元,中型作品每部资助5万元,小型作品每部资助2万元。入选作品将推荐给武汉市直文艺院团投排,资助资金在作者与投排单位签署协议后,由投排单位予以拨付。
三、征评时间
(一)2025年11月下旬,正式启动征集活动。
(二)2025年12月1日—2026年3月6日,投稿汇集时间。
(三)2026年3月-4月,剧本评审。
(四)2026年5月,公示结果。
四、申报方式
(一)本次征集活动接受两种申报方式,一是由作者个人来稿直接申报,每个报名对象最多可提交1部大戏作品或2部中小型剧(节)目;二是由武汉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说唱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等7家武汉市直艺术单位推荐申报,每家最多可推荐2部大戏作品、3部中小型剧(节)目。
(二)参评者须填写《武汉市2026年度剧本孵化计划信息登记表》,写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等,简述故事梗概和创意构思。为确保评选程序的科学、公正,剧本评选采用匿名形式,请作者务必不要在剧本上标注上述信息。信息登记表在NG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官网(//ngtiyu.net/)通知公告栏下载。
(三)应征剧本须采用打印稿,简体中文、A4纸、双面打印、装订完整、正文宋体小四号字体、页码页面底端居中。请在邮寄打印版剧本、《信息登记表》的同时,将以上材料电子版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单位推荐作品除提交以上材料外,需附上加盖公章的推荐报告。
(四)投稿地址及截止时间
投稿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1809号,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武汉市戏曲传承发展研究中心),邮编430014。
联系人:彭盼 电话:18512393445,027-82810812。
截止时间:2026年3月6日(以参评作者投寄地邮戳为准)。
来稿须通过邮局投寄,以平信、挂号或EMS三种形式,并在信封上注明“2026年度剧本孵化计划剧本征集”字样。
附件:武汉市2026年度剧本孵化计划信息登记表
NG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2025年11月26日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202001009号